中国新闻网专访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长成——打造种业“中国芯”
近日,中国新闻网对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长成进行专访,深入探寻东亚种业在种业创新、发展坚守与责任担当背后的故事。
创新为核,铸就种业发展硬实力
提及辽宁东亚种业,“东单1331玉米种子” 早已成为行业内的亮眼名片。这款被农民亲切称为 “懒汉玉米” 的品种,凭借抗旱、抗倒、抗病、抗虫、耐涝、耐高温等多重优势,实现了 “农民省心、种植高产” 的双重价值。而这一优质品种的诞生,离不开东亚种业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。
徐长成介绍,一个玉米品种从研发到落地,需历经自交系选育、杂交种培育、田间制种及种子加工等多个环节,周期短则数年、长则十余年。东单1331的成功,正是 “科技创新” 的典型成果:在种质资源上,采用全新多血缘聚合的杂种优势模式;在育种技术上,聚合更多优良抗性基因,使其能抵御各类不良环境考验。2018年辽宁大旱时,普通玉米品种亩产仅500多斤,东单1331却能达到1300多斤;2019年辽宁遭遇双台风内涝,其根系被水泡两个多月仍保持青枝绿叶。凭借卓越表现,东单1331不仅在全国多地打破玉米单产纪录,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更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玉米推广面积前十。
创新的底气,源于坚实的科研支撑。目前,东亚种业拥有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、东北主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,作为民营企业,公司科研经费投入连年增长。在行业地位上,东亚种业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、辽宁省唯一的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,玉米品种各省累计审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。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,东亚种业同样积极参与:“十四五” 规划2030重大专项里,“生物育种” 领域7个国家项目公司参与6个,“种源攻关” 领域2个国家项目公司全部参与,累计在研、在建国家级研发课题8项、省级研发项目5项,成为辽宁农业科技 “藏粮于技” 的典范。徐长成董事长强调:“好品种、好种子是东亚种业的核心产品,也是我们对老百姓及下游产业链的承诺,公司所有创新与科研活动,始终围绕研发好品种、生产好种子展开。”
坚守为本,锚定种业发展长远路
在种业领域深耕,徐长成走的是一条 “知难而进” 的路。拥有8年理工科求学经历的他,曾在互联网和科技类跨境并购基金领域发展顺利,却在学成回国后,选择接过父辈的 “种业接力棒”,成为一名 “种二代”。面对 “父辈打好‘江山’是否让路更好走” 的疑问,徐长成董事长坦言:“种业难度大、风险高,受自然规律限制,制种阶段可能因授粉期高温导致大幅减产,异常气候、特殊病虫害也会影响产品表现稳定性,没有任何捷径可走。”
这份对种业的坚守,体现在他扎根一线的每一个瞬间。徐长成回忆,一次前往甘肃制种基地出差,他住在村子的铁皮房里,“晚上房子被大风吹得咣咣响,还得和老鼠‘同睡’木板床”。但他认为这都不算难事:“十几年前老一辈种业人下基层时,连生活供水都成问题,相比他们,我们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太多。” 正是这份 “不怕苦、不服输” 的劲头,支撑着他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。他表示:“父辈深耕种业几十年,留下了宝贵经验,我们新一代种业人接受了更多教育,在新科技加持下,必须实现新突破。”
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上,徐长成董事长有着清晰的思路。他认为,种业需要的是能扎根田间、对接实验室、懂农民需求的 “复合型” 人才,因此东亚种业致力于搭建 “信任平台”。在人才引进上,他坚持 “少而精” 原则:“个位数真正能落地的专家,比拼群体人数的团队更高效,他们能直接推动加工自动化、育种智能化。” 如今,在他的带领下,东亚种业已成为中国种子行业 AAA 级信用企业、农业农村部首批32家 “育繁推一体化” 企业之一,自2003年中国种子行业首次排名至今,公司在全部七届认定中均位列前十,用坚守书写了种业发展的 “长远答卷”。
责任为魂,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线
“种子是粮食的‘芯片’,农以种为先,种子关系到14亿多人的‘口粮’。” 这是徐长成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感动于父辈对种业的坚守,他更希望通过新一代种业人的努力,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。在他看来,做好种业最重要的文化内核是 “责任感”:“种业关乎民族与国家,是一份崇高的事业。现在世界并不平静,粮食和能源是各经济体的命脉,种子好一点,粮食产量就能高一点;粮食多一点,极端情况下或许能多救活许多人。”
徐长成清醒认识到 “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,粮食安全仍存在危机”,始终保持着紧迫感:“我们种业人做得还不够好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对社会、对国家有意义的事儿,总要有人去做,这是新一代种业人的责任。” 这份责任,不仅是东亚种业持续创新、坚守品质的动力,更是公司助力国家粮食安全、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。
未来,辽宁东亚种业将在徐长成董事长的带领下,继续以创新为笔、坚守为墨、责任为魂,在种业领域深耕细作,不断培育更多优质品种、研发更多先进技术,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!